2008年9月10日

身材矮小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的共同期待,因此難免會拿自己的心肝寶貝和同年齡的小孩互相比較.其中,最常且最容易比較的就是身高了.因此,常有父母在門診會著急的問:”我的小孩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不然為何怎麼矮.” 本文將逐一介紹身材矮小的原因及可能的治療方式
身材矮小在醫學上的定義有三點
一.身高所在的百分位低於正常族群的百分之三,可參對身高曲線表來判定.
二.預估成人身高比標的身高少五公分以上
標的身高 男=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公分)/2
女=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11公分)/2
三.生長速度小於各年齡應有的速度
各年齡應有的生長速度 出生後的前六個月:16-17 cm
第7-12個月: 8 cm
出生後的第二年: 約超過10 cm/年
出生後的第三年: 8 cm/年
出生後的第四年: 7 cm/年
五到十歲(到青春期) : 5-6 cm/年
若懷疑是身材矮小,一般醫師會先看一看是否外觀異常或軀幹四肢比例不平衡;
有些特殊的疾病如軟骨生成不良症,羅素西耶佛二氏症等會有外觀異常或軀幹四肢比例不平衡
但大多數身材矮小的小朋友是屬於軀幹四肢比例平衡, 常見的原因有:
1.慢性疾病或營養不良者

2.透那氏症(Turner syndrome,45,XO)
3.始基型或原發性身材矮小

4.家族性身材矮小(Familial short stature)

原出生身高、體重正常,多在一歲半至三歲之間身高速度減緩,隨後身高長高速度回復正常。到要進入青春期時速度又明顯變慢。進入青春期時間比正常人晚,最後之高度可達到標的身高之範圍內。骨齡落後、有家族史。


5.體質性發育遲緩(Constitutional growth delay)

原出生身高、體重正常,多在一歲半至三歲之間身高速度減緩,隨後身高長高速度回復正常。到要進入青春期時速度又明顯變慢。進入青春期時間比正常人晚,最後之高度可達到標的身高之範圍內。骨齡落後、有家族史。


6.內分泌失調
(生長激素缺乏,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生長激素缺乏: 原發型約為萬分之一,生長速度緩慢, 骨齡落後
血中生長激素低於正常值1.抽血時機:運動後、睡眠後20分, 2.藥物刺激試驗
血中IGF-1低於正常值(但營養不良或慢性疾病亦會降低)
其中.家族性身材矮小體質性發育遲緩佔所有求診小朋友的2/3, 兩者均為正常生理現象,不需特別處理,但如透那症,生長激素缺乏,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為病態的原因,若能適時給於治療(如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等),對孩子的未來身高有很大的幫助.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