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1日

疾病護理-全方位呵護寶寶皮膚

2005.12月嬰兒與母親特別企劃
採訪撰文╱施娟娟諮詢╱台北暨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翁雯柔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小兒科主任 廖賜寶   
國泰醫院新竹、汐止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黃正宏   
綺顏診所 皮膚科主治醫師 詹育彰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戴仰霞   
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邱品齊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新生兒科主任 吳求森
●尿布疹
◎病因與症狀
當寶寶屁股周圍接觸或浸泡在尿水與糞便中,並且悶在尿布裡過久時,就很容易起疹子。若寶寶有尿布疹,通常屁股周圍會有紅腫、紅斑,並有凸塊,但不一定會發癢。
黃志宏醫師表示,尿布疹可分為幾種類型:1. 因持續受到髒物的刺激,使皮膚產生不舒服的現象,2. 皮膚因受到過度的刺激而發炎,3. 除了發炎之外,還合併有黴菌(通常是念珠菌)感染,4. 少數情形還會合併有細菌感染,但較少見。
如果合併有皮膚發炎、或有黴菌甚至細菌感染時,除了起紅疹之外,還依序會有皮膚流湯、脫皮,以及化膿、流膿現象。
◎治療方法
翁雯柔醫師與黃正宏醫師指出一般的治療方式:
1. 輕微的紅疹:在皮膚發紅的部位擦上一層凡士林,作為保護皮膚的屏障,有時候也會塗抹氧化鋅,因為氧化鋅有收斂皮膚水分、鎮靜皮膚的效果。另外就是盡量避免讓寶寶的皮膚受到尿水與糞便的刺激。2. 皮膚發炎:若是發炎情形嚴重,寶寶的皮膚非常不舒服,可以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藥膏來抗發炎。3. 發炎且合併有黴菌感染:使用抗黴菌的藥物。4. 發炎且合併有細菌感染:此時則使用類固醇並以抗生素進行治療。
因此,翁醫師提醒爸媽,尿布疹的原因及治療方式隨個人而異,一定要經由專科醫師診治給藥,不要把親朋好友小孩的藥,直接拿來給寶寶用。
醫學小辭典:什麼是發炎?為什麼要抗發炎?
綺顏診所皮膚科詹育彰醫師表示,當皮膚受傷或受到外界的刺激時,就會產生發炎反應,發炎時通常會有紅、腫、熱、痛現象,這是一種保護並修復身體受傷的機制,不過有時候身體會反應過度,導致發炎嚴重,那麼身體不僅會感到很不舒服,而且反而會延緩傷口癒合的速度。如果將皮膚受傷比喻成失火,那麼發炎就是救火大隊在滅火而產生的現象,過度的發炎反應就像是一場小火卻引來過多的救火人員,反而會阻礙救火工作的進行。因此,為了減緩受傷部位的不適,並讓傷口早點痊癒,醫師會開立含類固醇的藥物或是非類固醇藥物來抗發炎,抑制發炎反應。假使發炎現象是因為細菌感染而起,那麼才會再使用抗生素做治療。
◎預防與保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吳求森醫師提供爸媽幾個重要的保養方法:
1. 隨時更換乾淨尿布:吳求森醫師建議爸媽隨時注意寶寶尿濕狀況,因為寶寶尿濕或是大便的時間並不固定,同時,每個嬰兒對於排泄物的反應不一,有些嬰兒只要接觸到一點點尿水,就會起疹子,另外,寶寶若解出大便時,對皮膚的刺激更大。
2. 用水清洗屁屁周圍:清理寶寶排泄物時,盡量用清水清洗屁股和尿道、陰部周圍,若不方便直接用清水,亦可用濕毛巾或不含酒精的濕紙巾擦拭周圍皮膚。
3. 保持屁屁的乾爽:剛為寶寶換掉髒尿布後,在能確定寶寶不會突然大小便時,不必急著包上尿布,可先晾乾小屁屁,讓屁股周圍保持通風。
4. 保護屁屁周圍的皮膚:爸媽可在寶寶屁股、肛門及容易起疹子的地方擦上薄薄的凡士林,讓他的屁股周圍形成一層保護膜,隔絕尿水與糞便的刺激。翁雯柔醫師則表示,添加了氧化鋅的保養品,也有助於皮膚保持乾爽,爸媽可以適度使用。
●脂漏性皮膚炎
◎病因與症狀
醫師們表示,因為剛出生的寶寶身體內尚有來自媽咪的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會使寶寶皮膚分泌旺盛的脂肪,在寶寶的皮膚上形成黃色的油狀物,有時還會有結痂,這些結痂物最常出現在頭皮、眉毛以及耳朵後方。
黃正宏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小兒科主任廖賜寶醫師表示,脂漏性皮膚炎不會發癢,也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大約在寶寶五、六個月之後就會自行痊癒,並不需要特別治療。若爸媽覺得很不雅觀或是怕寶寶不舒服,可在寶寶洗澡前10分鐘直接在頭皮上擦上嬰兒油或麻油,慢慢地將頭皮上結痂物潤濕後,再用沐浴乳或洗髮精清洗,有些痂皮無法一次完全清洗乾淨,可分數次清洗。醫師表示,千萬不要硬去除痂皮,這樣會使皮膚受傷。不過去掉痂皮之後,有些還是會再長出來。
●異位性皮膚炎
◎病因與症狀
綺顏診所皮膚科詹育彰與翁雯柔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疾病,這類型的患者皮膚所分泌的脂肪缺少某些成分,不僅會使皮膚無法形成有效的屏障,水分容易蒸發,同時對外在的感染物質或是細菌的抵禦功能也比較差。寶寶發病時,通常皮膚會發癢,接著則可能起紅疹,同時還會反覆發作。兩位皮膚科醫師與小兒科醫師廖賜寶均指出,通常遇到下列情形,寶寶就容易發病:
1.碰到刺激物:汗水、髒污,或是或化學物,例如洗衣粉、洗淨力強的清潔用品等等。夏天時,寶寶最常因身上的汗水刺激而發病。
2.接觸過敏原:由於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疾病,因此寶寶碰到過敏原也可能使病症惡化,常見的過敏原有塵瞞、貓狗毛、貓狗排泄物、毛類織品、易致敏的食物等。
3.皮膚乾燥:當寶寶皮膚過於乾燥時,就很容易發癢、起疹子,因此冬天也是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的季節。
◎治療方式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戴仰霞與詹育彰醫師表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的方式是抗過敏、抗發炎,並且做好皮膚保養,保養的方式主要是鎖住皮膚中的水分,防止皮膚乾燥,更進一步的積極做法是提供皮膚中缺少的脂質來修復皮膚:
* 抗發炎:開立局部塗抹或口服的類固醇藥品,或是非類固醇藥品。
* 抗過敏、止癢:使用止癢塗劑,或是服用口服抗組織胺同時幫助止癢與抗過敏。
* 殺菌:戴仰霞醫師表示,約有90%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身上都存在著金黃色葡萄球菌,這種球菌會引發皮膚大幅度的發炎反應,因此局部塗抹或口服抗生素,可以消除金黃色葡萄球菌。
* 加強皮膚保濕:也就是鎖住皮膚中的水分,避免皮膚乾燥,以免發病。要保留皮膚中的水分必須依賴油脂類的保養品,戴仰霞醫師表示,凡士林、尿素軟膏都是不錯且便宜的選擇。不過凡士林只含油脂,最好能在洗完澡時皮膚水分含量較高的時候立即塗抹。
* 修復皮膚:翁雯柔醫師表示,神經醯胺(ceramides)是皮膚角質層中油脂的重要成分,具有黏合皮膚角質細胞的功能,但異位性皮膚炎寶寶分泌的神經醯胺結構有問題,因此若保濕產品中含有神經醯胺,則有積極修復皮膚的功能。另外,翁雯柔與詹育彰醫師表示,部分植物的油脂中含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這些脂肪酸有抗發炎的效果,包括夏威夷核果、花生、玻璃苣、月見草等植物中均含有這個成分,亦適合寶寶使用。
別任意使用藥物塗抹皮膚!
翁雯柔醫師表示,由於嬰幼兒的皮膚構造與成人不同,即便兩者有同樣的皮膚疾病,使用的治療藥物也不會相同。以類固醇藥膏來說,其可依藥效分為七級,成人、嬰幼兒以及皮膚不同部位使用的類固醇藥膏各有差異,不能貿然混用!假使爸媽拿自己使用的藥膏給寶寶擦,反而有不良後果!
另外還有一種狀況是,只要寶寶有皮膚不適現象,就拿其他疾病的藥膏來擦拭,假使寶寶的皮膚感染了念珠菌,若是擦上類固醇藥膏反而會使感染現象更嚴重,因此,醫師提醒爸媽千萬不要隨意亂用藥物!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標籤: